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文/中認英泰 徐習萍
儲能電池GB36276測試中,有一項測試,是測試難點——是的,難的意思,是說很多時候得做好第1次測試不通過,要準備第2次,甚至第3次復測。
這個測試項目,就是“倍率充放電性能測試”。
以常見的“能量型電池模塊/pack”——這是我們常見的大型儲能電池模塊類型——為例,倍率充放電的要求如下:
我在剛開始看這些參數的時候,感覺比較抽象,后來我想到初中物理老師的“水池”概念,理解就很具象。
我們試著將電池,理解為一個儲水池,充放電功率(P),相當于就是單位時間進水和放水。
那么2P,我就是2倍水量進水/放水,4P就是4倍水量進水/放水。
充電能量,就是水池充滿的水,而放電能量,則是從水池中放出的水。
當以2倍或者4倍充放電時,我理解會有諸如水濺出、帶入雜質(泥沙俱下),導致實際水量“損耗”。
“倍率充放電”測試,就是考量在高功率充放電條件下,電池的表現。
在我們實際測試經驗中,4P(4倍額定充/放電功率)的工況下,88%能量效率容易不過。
計算一下,可以很容易理解。
在電池按照4P放電時,電路(I)可以達到恒定值3倍以上,這個時候,整個電路層面的損耗P(損)=UI=I2R,在電阻R不變的情況下,電流值(I)約大,損耗約大(濺出管路外的水越多)。
電池包本身的電阻R時固定的,在進行4P充放電時,我們可以盡量去減少,其他電阻外耗——如:連接充放電設備和電池包的線束,推薦采用寬徑大線束(更通暢的水管),減少在線束上的損耗。
而且,推薦大線束還有一個原因,避免高溫下,線束外皮熔化甚至起火——是的,我們有遇到過。
因為到我們測試階段,電池包已經是一個固定產品,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做出改變的余地,并不是那么大,更多是外部一些改善措施;
如果有電池產品,要做GB36276的測試,那么從產品設計階段,選擇電芯、設定BMS參數等,就要有“數字”約束來倒推產品性能表現,從研發階段做好規劃,提高對于產品掌控的主動性,符合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