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F飲用水處理裝置(DWTU)的認證方案最早建立于上世紀70年代初,第一個DWTU標準始于1973年。今天,飲用水處理裝置標準被全球廣泛采用,數以萬計的飲用水處理系統(tǒng)及處理部件得到了認證,改善和保護了飲用水的品質。
過去三十年來,飲用水處理工業(yè)的創(chuàng)新令人矚目。現今的水處理技術包括吸附式介質、離子交換、反滲透、陶瓷過濾器、皺褶式過濾器、紫外線、蒸餾和氧化還原等。NSF的測試、認證以及飲用水處理裝置(DWTU)標準也不斷更新,使其涵蓋所有這些技術。
NSF/ANSI 42 飲用水處理裝置-感官影響
該標準涵蓋了旨在降低感官相關(非健康相關)污染物的使用點系統(tǒng)和全屋凈水系統(tǒng)。這些可能出現在公共或家用飲用水中的污染物如氯、顆粒物等影響飲用水的口感和氣味等。
NSF/ANSI 53飲用水處理裝置-健康影響
該標準涵蓋了旨在降低健康相關污染物的使用點系統(tǒng)和全屋凈水系統(tǒng)。這些可能出現在公共或家用飲用水中的污染物如孢子包囊、鉛、VOC、MTBE等。
NSF/ANSI 44 陽離子交換軟水機
該標準涵蓋了旨在降低水質硬度的陽離子交換軟水機。除此之外,該標準還可以驗證系統(tǒng)降低鐳和鋇的能力。
NSF/ANSI 55 紫外線微生物水處理系統(tǒng)
該標準涵蓋了使用點紫外線系統(tǒng)和全屋紫外線凈水系統(tǒng),并包含兩個等級。等級A的系統(tǒng)(40mJ/cm2)旨在消毒和/或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細菌和病毒,使水質達到安全標準;等級B的系統(tǒng)(16mJ/cm2)旨在對當地衛(wèi)生機構已經接受的公共或其它飲用水的補充殺菌處理。
NSF/ANSI 58 反滲透飲用水系統(tǒng)
該標準涵蓋了使用點反滲透(RO)處理系統(tǒng)。此類系統(tǒng)通常包含前置濾芯、RO膜和后置濾芯。標準包含了反滲透系統(tǒng)通常可以處理的污染物的降低,包括氟化物、六價鉻、三價鉻、TDS、硝酸鹽等,這些污染物可能出現在公共或家用飲用水中。
NSF/ANSI 62 飲用水蒸餾系統(tǒng)
該標準涵蓋了旨在降低公共和家用供水中的特殊化學污染物(如汞、硝酸鹽/亞硝酸鹽、砷等)和微生物的蒸餾系統(tǒng)。
NSF/ANSI 177 淋浴過濾系統(tǒng)-感官影響
該標準涵蓋了旨在降低水中感官影響物質的淋浴過濾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