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排行
訂閱我們的資訊
關注我們的新浪微博
推薦閱讀

如何破解第三方檢測行業的疑難雜癥
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起步較晚,主要分為強制檢測與自愿檢測兩部分其中強制檢測市場主要由國有檢測機構參與...[詳細]
天宮二號中擁有哪些科學神器?
中秋明月,普天同賞。在這佳節歡樂之際,“天宮二號”飛上青云端,開始了新的探月之旅。...[詳細]更多>>最新活動
- 2025上海國際試驗機檢測設備及試驗測試儀器展覽會
0000-00-00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 2023年慶祝量恒檢測獲得雙C認證暨雙十二促銷活動
2023-12-12 廣州量恒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Keysight 34450A 供應
0000-00-00 東莞市塘廈鎮居委會新頭村63號 - CQM方圓標志認證集團舉辦乳及乳制品質量安全與審核
2023-09-28 北京
更多>>檢測研究
關注 | 江蘇發文:支持企業開展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外包
http://www.kissmarry.cn 來源:質量與認證 時間:2021-01-19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圖片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快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現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為總目標總綱領總要求,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引領,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為重點,強化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和業態創新,強化產業支撐、平臺支撐和環境支撐,加快推進外貿“五個優化”“三項建設”,全力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服務國家開放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2年,我省貨物貿易占全國份額總體穩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比重達1/4以上,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占比持續提升,服務貿易規模穩步擴大,外貿穩中提質取得明顯成效。到2025年,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更加協調發展,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和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加快形成,貿易結構更加優化,質量效益明顯提高,貿易大省地位不斷鞏固,貿易強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貿易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二重點任務
(一)積極應對變局,穩住外貿基本盤。
1.持續保護和服務市場主體。完善外貿外資工作協調機制和運行監測平臺,深入開展“保主體促兩穩”行動,穩定重點企業運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綜合運用信貸信保、穩崗就業等各項普惠性政策幫扶中小微外貿企業。著力招引優質外貿經營主體,支持新增主體發展壯大。
2.推動內外貿協同融合發展。完善省級貿易促進計劃,推動市場多元化布局,繼續鞏固傳統市場,拓展“一帶一路”沿線等新興市場。組織“江蘇優品·暢行全球”系列線上貿易促進活動,支持出口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渠道開拓市場。深入開展“FTA惠蘇企”宣傳推廣,打造地方服務中心,提升FTA利用水平。完善外貿企業拓內銷支持體系,深化綜合保稅區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和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試點,推動外貿企業建設國內營銷渠道和自主品牌,統籌開拓國內外市場。
3.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強供應鏈風險監測預警,保障重點企業和產品的進出口。加大引資補鏈強鏈固鏈,支持更多本土企業為外資龍頭企業配套。推動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供需對接,探索建立對接平臺,提升國產化、區域化配套能力。制定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實施“531”產業鏈遞進培育工程,構建“金字塔”產業鏈培育發展體系,促進產業鏈做優做強。深入推進省領導掛鉤聯系優勢產業鏈工作,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二)強化產業支撐,夯實貿易發展基礎。
4.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開展新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大力發展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實施產業專利導航工程、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和“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專項行動。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試點。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完善外貿公共服務平臺。發展現代農業,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
5.提升出口品牌和產品質量。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和品牌戰略,鼓勵省級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企業加快發展,支持企業并購海外知名品牌。開展“江蘇精品”品牌認證,組織品牌企業參加國際博覽會、交易會。鼓勵企業采用國際先進環保標準,獲得節能、低碳等綠色產品認證。積極推進國家和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組織實施標準領航質量提升工程。構建全省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共享檢驗檢測數據,打通“產學研檢”產業鏈。
(三)優化貿易結構,提升國際競爭力。
6.優化市場主體結構。引導企業優化品牌、營銷、服務等渠道體系,加快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優、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領先企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小升高”計劃,培育壯大創新型企業集群。實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級”行動,建立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庫,培育認定千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知識產權強企行動,鼓勵企業圍繞主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行業“隱形冠軍”。支持打造中小外貿企業集聚發展平臺,推動民營企業開拓市場,大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穩步提高民營企業進出口占全省外貿的份額。
7.創新發展加工貿易。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加強研發創新和技術改進,加快推進高端裝備、高附加值醫療設備、新一代IT產品全球檢測維修再制造業務。按國家部署積極探索加工貿易監管改革。支持蘇州深化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探索創新發展新舉措。
8.積極擴大進口。落實重大技術裝備、支持科技創新等國家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用好現有進口貼息政策,動態調整《江蘇省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支持資源原材料進口。全力做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組織工作。加快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推進張家港保稅港區等汽車平行進口試點。鼓勵優質消費品進口,支持打造各類進口消費品展示交易平臺。鼓勵擴大咨詢、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等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
9.優化省內區域發展布局。支持蘇州、無錫、南京、南通、常州等外貿重點城市加快轉型升級,形成貿易競爭新優勢;其他地區進一步完善外貿基礎設施建設,做強特色出口產業,積極承接裝備制造、高技術產業等重點產業,加快外貿做大總量、提升質量。開展“省級南北共建園區高質量發展創新試點”和省級特色園區建設,提升南北共建園區發展水平,引導加工貿易省內有序轉移。
(四)促進轉型發展,提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水平。
10.推進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大力提升服務貿易數字化應用水平,探索加快數據跨境流動、技術共享和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數字服務出口企業孵化鏈,擴大數字服務貿易規模。持續建設服務貿易對接交流云平臺,打響“蘇新服務·智惠全球”服務貿易品牌。
11.梯度培育服務貿易載體。完善工作機制和促進體系,全面深化南京、蘇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工作,探索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試點聯動創新。推進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在文化、中醫藥、數字服務等領域梯度培育省級服務貿易基地和重點企業。強化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區)綜合評價。
12.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推進落實我省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實施意見,鞏固江蘇服務外包領先地位。支持企業開展研發設計、檢驗檢測、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外包,積極發展生物醫藥研發、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等高端服務外包,發展眾包、云外包、平臺分包等新業態新模式。
(五)發展新型業態,培育貿易發展新動能。
13.發展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蘇州、南京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積極落實跨境電商監管政策,優化監管模式。推動海門、常熟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創新發展,探索專業市場國際化發展新模式,推進“市采通”跨境服務平臺建設。深入落實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退稅管理辦法,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成為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推動新業態融合發展,賦能中小微外貿企業發展。支持南京等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二手車出口業務,促進汽車零部件、維修服務出口。
14.加快貿易數字化發展。深入推進產才融合和供需資源對接,推動企業提升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鼓勵企業向數字服務和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搭建貿易數字化服務平臺,服務外貿企業數字化轉型。
(六)推進平臺建設,強化貿易發展支撐體系。
15.加快貿易促進平臺建設。創新展會合作模式,開展“國際展會+”活動,組織行業研討、項目推介和企業對接。培育打造一批江蘇海外品牌促進平臺。鼓勵各地培育發展特色貿易促進活動,吸引建設一批全國性、區域性進出口產品采購交易分撥和集散中心。發揮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等對外合作機制作用,優化海外經貿網絡布局,深化國際經貿交流合作。
16.加強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建設。支持企業在重點市場搭建營銷展示、倉儲物流、批發分撥和售后維修服務網絡。推進國際營銷公共平臺建設,支持企業共建共享海外倉,培育示范打造一批公共海外倉。鼓勵出口信用保險和金融機構對企業建設國際營銷和服務網絡提供支持。
17.構建高效的國際物流體系。完善國際空港、陸港、海港布局,加大重點港口國際集裝箱航線和國際全貨機航線的扶持力度,整合省級航空貨運平臺資源,提升物流實效。做強做優中歐班列,統籌建設境外攬貨服務體系,發展品牌班列、特色班列。加快智慧物流新技術新裝備、關鍵技術研發和平臺推廣應用,支持跨境物流節點城市申建保稅監管場所。協作推進長江經濟帶區域物流發展,打造與上海、浙江等省市錯位分工、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國際物流樞紐體系。
18.強化開放載體優勢。高水平建設江蘇自貿試驗區,落實國家關于探索實施國際通行的貨物、資金、人員出入境等管理制度的部署要求,發展新型國際貿易。推動省級以上開發區以“一特三提升”為導向,培育自主可控優勢產業集群,促進特色創新要素集聚。加快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在省內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支持有條件的國家級開發區、綜合保稅區等建設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推動自貿試驗區、開發區“放管服”改革走在前列,加大放權賦能力度,激發創新發展活力。
(七)加強投資帶動,拓展發展新空間。
19.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深入實施“五大計劃”專項行動,完善省“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項目庫,加快形成一批示范項目和標志性工程。打造“全程相伴”綜合服務平臺,完善企業“走出去”服務保障體系。持續推動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柬埔寨西港特區等境外園區建設,支持國家級、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模式升級。鼓勵優勢裝備制造企業建設海外生產基地、設立境外研發機構和設計中心。
20.推動利用外資提質增效。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重點引進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項目,支持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我省設立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鼓勵技術含量高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中心在我省落地,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和增資項目,全力推動利用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
(八)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21.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繼續優化口岸通關流程,深入推進長三角通關一體化,協助AEO認證企業解決與“一帶一路”AEO互認國家的海關通關問題。深入推進跨境貿易結算便利化,推動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增量擴面。持續實施出口退稅無紙化申報試點,實現地域全覆蓋和一、二類出口企業全覆蓋。強化口岸收費目錄清單管理,進一步規范和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全面推廣應用中國(江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深入推進長三角“單一窗口”合作共建,加快功能性平臺對接和信息共享。
22.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江蘇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立法進程,完善知識產權執法機制。持續開展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加強對電子商務、重點商品交易市場等重點領域監管,嚴厲查處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推動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江蘇分中心、全省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構加大維權援助。
23.積極有效應對貿易摩擦。健全預警和法律服務機制,推進省級進出口公平貿易工作站建設。完善貿易救濟調查工作體系。發揮“四體聯動”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和全過程指導服務機制作用。研究設立貿易調整援助制度。建立出口管制部門協調工作機制,推動出口管制合規體系建設。開展TBT/SPS通報評議,加強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調查和培訓宣傳。
2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依法依規統籌用好財政資金,支持外貿穩中提質。創新外貿金融產品和服務,升級“蘇貿貸”融資產品,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鼓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落實更多針對“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等方面的惠企措施,推動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蘇省分行加大外貿產業信貸投放;鼓勵信保機構擴大短期出口險覆蓋面,提高新興市場承保規模與限額滿足率,加大產品創新,推出符合企業需要的專項險種。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的全面領導。依托省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完善省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加強統籌協調和整體推進。
(二)優化專業服務。構建市場化、社會化外貿服務體系,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和龍頭企業作用,提升信息咨詢、國際認證、研發檢測、國際物流、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專業服務能力。建立涉外法律咨詢服務專家智庫,發揮仲裁、調解等多元化糾紛處理機制作用,打造專業化、國際化法律服務平臺。
(三)強化人才支撐。大力開展干部隊伍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落實。完善“政、校、協、企”四位一體人才培訓機制,多渠道開展貿易政策及實務培訓,強化貿易急需的金融保險、法律法務、數字經濟、跨境電商等領域高層次人才和高端創業創新團隊的招引和培育。
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堅持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結合各自實際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細化工作舉措,抓好組織實施,確保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細落實。
中共江蘇省委辦公廳
2020年12月28日印發
更多關于 認證 的新聞
免責聲明:
1、本網轉載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凡來源注明“檢測通”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檢測通網站,轉載使用本作品請注明來源。否則本網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個工作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森維國際認證中心
http://origoalvin.testrust.com/
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
http://lab0716.testrust.com/
http://cxlj999.testru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