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檢測標準
中國玩具檢測標準
中國對玩具安全高度重視,構建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其中,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標準是核心,該系列從多個維度保障玩具安全。
- 機械與物理性能:依據 GB 6675.2 - 2014,針對正常使用和可預見的合理濫用情況作出規定。例如,在材料方面,要求玩具材料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防止在正常使用或兒童玩耍過程中出現破裂、斷裂等危險;小零件的管控尤為關鍵,因為兒童可能將小零件放入口中導致窒息,標準嚴格規定了不同年齡段玩具可允許的小零件尺寸及相關測試方法。此外,對玩具的邊緣、尖端、突出部件、金屬絲和桿件等也都有明確的安全要求,像邊緣不能有銳利邊角,以避免劃傷兒童皮膚。
- 易燃性能:GB 6675.3 - 2014 規定了玩具的易燃性能要求。對于頭戴玩具、化妝服飾、供兒童進入的玩具等特定類型玩具,其燃燒性能必須符合標準,防止在遇到火源時迅速燃燒,對兒童造成燒傷危險。比如,具有毛絨或紡織表面的軟體填充玩具(動物和娃娃等),在規定的測試條件下,燃燒速度應在安全范圍內。
- 特定元素的遷移:GB 6675.4 - 2014 限制了玩具材料中特定元素如鉛、汞、鎘、鉻等的遷移量。這些重金屬元素若遷移到兒童體內,會對其生長發育產生嚴重危害。標準通過特定的測試方法,規定了各類玩具材料中這些元素遷移量的上限值。
- 電玩具安全:GB 19865 - 2005 專門針對電玩具,對其電氣安全性能提出要求。包括工作溫度下的電氣強度、室溫下的電氣強度等指標,防止電玩具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漏電、短路等電氣事故,保障兒童的人身安全。同時,玩具產品還需遵循 GB/T 5296.1 - 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 1 部分 總則》以及 GB/T 5296.5 - 2006《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 5 部分:玩具》,確保玩具的標識和使用說明清晰、準確,讓消費者能正確使用玩具。此外,中國對電動玩具、塑膠玩具、彈射玩具、娃娃玩具這 4 大類玩具實行強制性產品認證(CCC 認證) ,只有通過認證的產品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
國際主流玩具檢測標準
- 歐盟:歐盟的玩具安全標準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其主要標準為 2009/48/EC 指令,配套 EN 71 系列標準。EN 71 - 1 規定機械和物理性能,與中國 GB 6675.2 部分內容類似,但在某些測試細節和指標上存在差異;EN 71 - 2 針對易燃性,對不同類型玩具的燃燒性能測試方法和合格判定準則作出詳細規定;EN 71 - 3 限制特定元素的遷移,在元素種類和限量值上與中國標準有所不同。此外,EN 71 - 8 針對秋千、滑梯及類似的玩具提出特殊安全要求;EN 71 - 9 關注有機化合物,EN 71 - 12 針對亞硝胺和亞硝基類物質進行管控。對于電玩具,EN 62115 規定了其安全要求。同時,玩具產品還需符合 REACH 法規,應對 SVHC(高度關注物質)、鎘、鄰苯、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的檢測。
- 美國:美國的玩具安全法規和標準較為繁雜。ASTM F963《玩具安全》標準是重要依據,它涵蓋物理機械性能、易燃性、化學性能等多方面要求。例如在物理機械性能方面,對尖點利邊、小部件等的規定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自身特點。CPSIA(《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對玩具中的總鉛、鄰苯 10P 等有害物質進行嚴格限制,同時要求玩具必須帶有溯源性標簽,并提供 CPC 證書。此外,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還對玩具的生產、銷售等環節進行嚴格監管,并且部分州如加州 65、賓夕法尼亞州等也有各自針對玩具的特殊法規要求。
- 其他國家和地區:加拿大有 SOR/2011 - 17《玩具安全法規》、SOR/2016 - 188《鄰苯》、SOR / 2018 - 83《兒童產品含鉛法規》、SOR/2018 - 82《兒童珠寶法規》等一系列法規來保障玩具安全。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 ISO 8124 標準,在全球范圍內也被廣泛參考,它從機械與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遷移等方面規定了玩具安全要求。澳大利亞 / 新西蘭采用 AS/NZS ISO 8124 標準體系;馬來西亞采用 MS ISO 8124;日本有 ST2016 標準,該標準在一些細節上,如對玩具材料的環保和衛生要求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墨西哥則依據 NOM - 252 - SSA1 - 2011 標準對玩具進行檢測和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