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飲食結構里,米飯是主要的食物之一。自1976年第一臺國產電飯煲誕生以來,做飯就變得簡單、方便。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電飯煲生產國與消費國,每百戶城鄉居民家庭的電飯煲保有量超過100臺。對于不少家庭而言,電飯煲是每天必須使用的電器,在選購時功率大小與能效等級都是重要參考因素。 |
SKG、飛利浦實測能效與標稱不符.
電飯煲煮飯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加熱,在國標GB 12021.6-2008《自動電飯煲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點擊查看)中,電飯煲的熱效率是評定電飯煲能效等級的重要指標。
熱效率越高,電飯煲就更省電。在本刊送檢的3款二級能效產品中,松下DE-SR153電飯煲的熱效率實測值最高,為85.19%;而4款三級能效電飯煲中,九陽JYF-40FE05的熱效率最高。
根據國標中的電飯煲能效規定,能效等級為二級的電飯煲熱效率需達到83%。本刊此次送檢的兩臺SKG2170電飯煲樣品標稱能效為二級,然而其熱效率實測值為82.66%,未達到相關標準要求。就這兩臺檢測產品而言,僅能評定為三級能效產品,存在能效虛標的情況。
造成本次測試結果與標稱值存在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實驗室的測試環境溫度不同。不過,即便如此,這7款電飯煲的保溫耗電量也并不高。如果按每天保溫1小時計算,每月的保溫功能耗電在1度左右。
標簽多為標準值,實際能效難知
產品標簽是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了解產品真實狀況的主要途徑之一。然而,在本次的電飯煲檢測中,大部分受測樣品的能效標簽未能給消費者提供最為真實的信息。 [閱讀全文]
7款內膽涂層均耐磨
為模擬消費者日常使用電飯煲的習慣,本刊在對7款電飯煲的內膽涂層耐磨強度進行測試時,參考輕工行業標準QB/T 4099-2010《電飯煲及類似器具》中針對內膽不粘涂層的測試方法,在內膽放置最大煮飯量一半的米粒,安置特定攪拌板在測試容器中,讓容器轉動26000轉后,觀察涂層狀況。
測試結果顯示,7款受測電飯煲的內膽涂層耐磨強度均達標(如下圖)。不過,鄒靜凡認為,該測試方法僅考察了淘米這一項的耐磨性能,而現在的電飯煲功能越來越多,不少消費者會使用電飯煲來燉湯、做菜,當接觸到油鹽醬醋等弱酸、弱堿物質時,電飯煲內膽涂層的性能是否保持穩定,這就需要通過進一步檢測來考察了。
7品牌電飯煲內膽涂層均比較耐磨安全性有保障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飯煲內膽種類很多,本次檢測的7款電飯煲內膽有陶晶、黃晶、遠紅外內膽等。而不同電飯煲產品中提到的黃晶內膽、黑晶內膽,其主要的涂料成分都為陶瓷(硅酸鹽),只是各生產廠商根據產品宣傳需求,以不同的涂料顏色來命名。
[閱讀全文]九陽、蘇泊爾性價比較高
隨著網上購物成為新的消費形式,2014年電飯煲的線上銷量增長超過50%。此次電飯煲檢測選取的7個品牌:SKG、飛利浦、美的、九陽、蘇泊爾、三角牌和松下,均在互聯網平臺上獲得較高關注。
綜合能效、安全與內膽涂層這三大項目的檢測結果,國產品牌的性價比其實更高。從省電效果來看,九陽與蘇泊爾表現更好,其中標稱為三級能效產品、售價189元的九陽CFXB40FC18-75加熱效果已達到二級能效水平,性價比較高。而松下SR-DE153雖然檢測結果不俗,但售價是其余產品的2倍多,性價比略低。
測評報告三:國產品牌性價比較高
從本次檢測的結果來看,國產品牌也并非僅靠性格取勝,國產品牌也正在加速向高端產品轉型。
北京中怡康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電飯煲零售量達到4331萬臺,同比增長3.3%。在此背景下,智能型電飯煲的主流地位正在進步鞏固,僅2014上半年的零售額就占了整體的77.8%。與此同時,高端產品IH電飯煲的2014年線下銷售額達到21.2%,近兩年來隨著美的、蘇泊爾、九陽等國內知名廠商推出IH電飯煲,中國的電飯煲市場正迎來行業升級。
日本煲煮飯更好吃?
事實上,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電飯煲生產技術與日本的差距越來越小。近兩年不少國產品牌推出了定位高端的智能IH電飯煲,這種IH立體電磁加熱技術實現了全方位立體均勻加熱,可以精確控制熱量以滿足不同烹飪需求。對于這類高端產品而言,國產的技術水平與日本的差距越來越少。
對于中國消費者到日本購買電飯煲的行為,松下電器接受本刊采訪時如此解讀:中國人出境游從購買奢侈品到購買生活電器類產品,這是消費者趨于理性的一種表現。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