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CQB、CQF、IMC都是磁力泵的型號,這些名稱是隨著中國磁力泵的發展,逐步形成的磁力泵的系列代號。
最早期的磁力泵以“磁力驅動”的漢語拼音,取其代表性字母CQ來進行命名,處于無標準時期的自然命名。
在1995年泵行業標準JB/T7742-95《小型磁力傳動離心泵》發布以后,雖然把泵的名稱命名為“磁力傳動泵”,但仍然延續了CQ的習慣命名,標準中把金屬材質的磁力泵和非金屬襯里的磁力泵命名為CQB,把材質為非金屬的磁力泵命名為CQF。因此市場上出現了CQ、CQB、CQF型的磁力泵,個別廠家還把金屬襯里的磁力泵自行命名為CQB-F。金屬泵和塑料襯里泵的額定設計壓力為1.6MPa,zui高使用溫度為80℃。
在1995年化工行業標準HG/T2730-95《磁力驅動離心式化工流程泵》發布以后,化工行業標準中將磁力驅動命名為IMC,過流部件為塑料襯里時命名為IMC-P。金屬泵和塑料襯里泵的zui高工作壓力為1.6MPa,金屬zui高使用溫度為220℃,塑料襯里泵的zui高使用溫度為80℃。
2012年化工行業標準HG/T2730-2012《磁力驅動離心式化工流程泵》修訂發布以后,金屬泵zui大允許工作壓力規定為4.0MPa,使用溫度范圍變為-20~260℃,塑料襯里泵zui大允許工作壓力仍為1.6MPa,輸送介質溫度范圍變為-20~105℃。這樣以來,泵的使用范圍變化很大,原有的IMC型泵與新的IMC型泵的壓力等級相差較大,標準的修訂造成了同型號泵的混亂。
2013年泵行業標準JB/T7742-2013《磁力傳動離心泵》修訂發布以后,標準名稱去除了“小型”二字,系列規劃向大規格擴展,把金屬材質的防爆型磁力泵命名為CQB,把氟塑料或氟塑料襯里材質的磁力泵命名為CQF。
僅僅從現行標準水平的角度看,JB/T7742-2013《磁力傳動離心泵》和HG/T2730-2012《磁力驅動離心式化工流程泵》是我國泵行業和化工行業從行業的不同角度制訂的磁力泵標準,均未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標準的技術要求部分差異不大,泵的型譜規劃大致相同,JB/T7742-2013《磁力傳動離心泵》中對泵的效率指標做了規定,HG/T2730-2012《磁力驅動離心式化工流程泵》沒有規定效率指標,將泵的性能和型譜規劃變成了資料性附錄。主要區別是HG/T2730-2012中將金屬磁力泵的設計壓力等級提高到4.0MPa,將早期的中輕載荷磁力泵型號一下變成為重載荷型磁力泵,明顯高于JB/T7742-2013中的壓力等級。
泵的型號只是區分泵的一種代號,近年來,標準變為推薦性標準,不同的企業,泵的型號也各不相同,標準中的產品型號許多變成了資料性附錄,是否采用標準中的代號并不強求,因此泵的型號并不能代表泵的質量水平,同型號的泵,結構相差很大,沒有互換性,因此,執行哪個技術條件標準就比較重要,如API685《石油、重化學和天然氣工業用無密封式離心泵》、GB/T25140《無軸封回轉動力泵技術條件(II)類》、JB/T7742-2013《磁力傳動離心泵》、HG/T 2730-2012《磁力驅動離心式化工流程泵》。
CQ系列磁力泵是在上世紀80年代 開發的小型磁力泵,也受早期引進國外磁力泵的影響,泵與電機直聯,結構簡單、成本低。
CQB、CQF、IMC等系列的磁力泵,是2000年以后磁力泵規模化生產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泵的軸向力主要靠負葉片或背口環平衡,其水力模型基本上延用了IH、CZ、ZA型化工流程泵的水力模型,或經優化改進,有電機直聯或通過聯軸器連接的形式;有底腳安裝和中心線安裝形式;有中輕載荷和重載荷的區別。
磁力泵的效率與磁傳動部件的設計、泵的壓力等級、隔離套的材料選擇有關,因此,不宜以泵的型號來定論泵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