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礦物浮選藥劑創新 稀土元素化驗分析 歡迎聯系任先生!
由于 C5~9羥肟酸捕收能力較弱,需要多段掃選,并且該藥在生產中不太穩定,1979年包頭冶金研究所成功研制出環烷基羥肟酸(使用時配制成環肟酸銨),年底在工業生產中應用,采用一粗一精閉路流程,當給礦(重選精礦)品位3 5.82%,可生產出稀土品位為63.74%、浮選作業回收率為66. 75%的稀土精礦。從1979年一直到1985年都用環烷基羥肟酸生產稀土精礦,效果不錯,但是在生產過程中也感到環烷基羥肟酸選擇性較差,并且調整劑加藥種類多,其中氟硅酸鈉使用不方便等;1985年包頭稀土研究院(原包頭冶金所)成功研制了H2O5(鄰羥基萘羥肟酸)捕收劑,試驗結果表明對稀土礦物具有良好選擇性,大大簡化浮選藥劑制度,僅需添加水玻璃,礦漿浮選pH9左右,1986年7月在選礦廠進行了工業試驗,采用一粗一精閉路流程,當給礦(重選精礦)品位為 23.12 %,可得到品位為 62.32%、稀土浮選作業回收率 74. 74%的稀土精礦。羥肟酸(異羥肟酸)能與稀土、鈮(鉭)、鐵等過渡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五元環敖合物,因此羥肟酸(鹽)作捕收劑較脂肪酸(鹽)浮選稀土礦物的選擇性高,浮選回收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