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1774年,瑞典化學家貝格曼(Torbern Olof Bergman,1735年—1784年)在其論文《研究固定空氣》中敘述了他對“固定空氣”的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對石蕊的作用、被堿吸收的狀況、在空氣中的存在、水溶液對金屬鋅、鐵的溶解作用等的研究成果。
1787年,拉瓦錫在發表的論述中講述將木炭放進氧氣中燃燒后產生的“固定空氣”,肯定了“固定空氣”是由碳和氧組成的,由于它是氣體而改稱為“碳酸氣”。同時,拉瓦錫還測定了它含碳和氧的質量比,碳占23.4503%,氧占76.5497%,首次揭示了二氧化碳的組成。
1797年,英國化學家史密森·坦南特(Smitbson Tennant,1761年—1815年, [13] 又譯“臺耐特” [14] 等)用分析的方法測得被他稱為“固定空氣”的二氧化碳含碳27.65%、含氧72.35%。
1823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即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1867年)發現加壓可以使二氧化碳氣體液化。同年,法拉第和漢弗萊·戴維(Humphry Davy,1778年—1829年,又譯“笛彼”)首次液化了二氧化碳。
1834年或1835年,德國人蒂羅里爾(即阿德里安·讓·皮埃爾·蒂羅里爾,Adrien-Jean-Pierre Thilorier,1790年—1844年,又譯“蒂洛勒爾”、“狄勞里雅利” [17] 、“奇洛列” [18] 等)成功地制得固體二氧化碳(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