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一.房屋完損檢測內容及流程組織
1.1 施工前的檢測(基坑工程開工以前)
(1)調查房屋圖紙資料及建造、改建和使用歷史;
(2)調查并確認房屋基本結構體系,分析結構薄弱環節;
(3)檢測房屋沉降、水平位移及傾斜,應重復測量不少于2次,取其平均值作為監測初始值。
(4)檢測并記錄房屋已有完損狀況;
(5)調查基坑工程施工進度安排等,分析施工可能對房屋造成的影響;
(6)提交施工前檢測報告。
1.2 施工過程中的監測
(1)復核并記錄房屋沉降、傾斜變形情況;
(2)復核并記錄房屋損傷狀況;
(3)分析相鄰工程施工對房屋的影響程度;
(4)對損傷提出處理措施建議。
1.3 施工完畢后的復測(施工完成后)
(1)復核檢測房屋沉降、傾斜變形情況;
(2)復核并記錄房屋損傷狀況;
(3)總結裂縫、沉降、傾斜的監測情況;
(4)分析相鄰工程施工對房屋的影響程度;
(5)對損傷提出處理措施建議;
(6)提交檢測與監測總結報告。
1.4 流程組織
二.房屋結構完損狀況的檢測
對周邊房屋結構構件的開裂和鋼筋銹蝕、混凝土剝落、磚墻的開裂和風化等損傷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主要工作內容有:磚墻開裂情況的檢測、混凝土梁板構件開裂情況的檢測等。采用文字、圖表、照片等方法,詳細記錄房屋建筑構件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以便與開工前的房屋檢測成果進行對比,指出發生變化的部位及變化情況。
1.磚墻開裂情況的檢測:裂縫用裂縫寬度觀測儀或裂縫寬度標尺測量,繪制各構件裂縫走向及寬度分布圖;
2.混凝土梁板構件開裂情況的檢測:裂縫用裂縫寬度觀測儀或裂縫寬度標尺測量,并詳細記錄;
通過以上損傷狀況的檢測,詳細記錄 號周邊各房屋的損傷情況、損傷部位和損傷范圍,整理繪制房屋損傷分布示意圖。根據*次與*終檢測繪制損傷分布示意圖,分析房屋損傷發展趨勢。
三.房屋變形檢測監測
本次房屋變形檢測監測主要包括房屋整體傾斜和沉降檢測監測兩項,分為初始檢測、過程中監測和*終復測三個階段。
*階段為初始檢測,主要包括根據現場實際條件和距離基坑的距離,對房屋整體傾斜、房屋沉降布置監測點,并對上述監測內容設置初始值,根據房屋的結構特點和影響因素,確定房屋報警值等,為后續檢測監測工作提供基本依據。
第二階段為施工過程中的監測,根據初始檢測時設置的監測點及初始值,通過對沉降和傾斜情況進行監測,判斷房屋在施工過程中的變形發展趨勢,對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監測速報的方式提交。(監測頻率暫定為1次/月,若該項工作業主委托基坑監測單位實施,則基坑監測單位每月于月中及月底向我單位提供監測速報,若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傾斜及沉降速率變化過快或突發情況時應立即同告知我單位。
第三階段為施工結束后的復測,測量計算房屋垂直位移、傾斜的累計總值,通過對施工過程中房屋監測數據的總結分析,對房屋受相鄰施工的影響作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
1)房屋完損檢測的初始檢測
(1) 房屋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初始值的測定
在能反映房屋位移特征的部位設置沉降監測點。若房屋已設有沉降觀測點并保存完好,可利用已有沉降觀測點。監測點位置、密度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房屋監測點設置為每10~15m布點及房屋轉角處、發現裂縫處、伸縮縫左右等設置沉降觀測點,初始值采用施測兩次高程的平均值。全過程使用徠卡WILD NA2水準儀對房屋沉降進行檢測監測。
(2) 房屋整體傾斜檢測
對房屋四周墻體或柱體進行傾斜測量,檢測房屋整體是否存在傾斜,并做好監測初始值,初始值采用施測兩次傾斜的平均值作為基準數據。使用徠卡TCR1202全站儀對房屋傾斜進行檢測監測。
2)過程中監測
關于房屋完損檢測的內容
每次監測,將采用相同的監測方法,采用相同的儀器,水準儀測量精度不低于±0.1mm,全站儀精度不應低于±6"。房屋的沉降及傾斜檢測方法和初始檢測時所用的方法相同。
觀測和記錄房屋損壞現象的產生和發展情況。及時分析監測數據,分析變化速率和變化累計值;發現異常情況,特別是監測數據超過報警值,及時通知委托方及施工單位。
3)施工后復測
(1)復測在影響源基本穩定后進行。
(2)計算房屋沉降、傾斜的累計總值。
(3)分析房屋沉降原因,并根據需要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四、房屋完損檢測后的結論和建議
4.1 房屋完損檢測報告所包括的內容
(1)檢測概況:簡要介紹檢測全過程;
(2)各項檢測具體情況,主要介紹檢測中發現的問題;
(3)結論與建議:主要分析施工過程中周邊房屋的損傷和變形發展趨勢。
4.2 其它資料
(1)圖紙資料:對檢測有問題的結構構件以圖的形式標示其所在位置;
(2)測量數據:包括所有用測量儀器檢測的數據,以圖表形式提出;
(3)工程照片:主要包含外觀檢測記錄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