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幼兒園砌體結構主要抗震措施
1、外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圈梁及鋼拉桿
當砌體結構幼兒園的整體性能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外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連同圈梁加固,利用外加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圈梁和替代內墻圈梁的拉桿,在水平和豎向將多層砌體結構的墻段加以分割和包圍,形成對墻段的約束,用來加強幼兒園的整體性,提高抗倒塌能力。
2、外加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
當砌體結構幼兒園的抗震強度不足時,可采用配有鋼筋網片的水泥砂漿抹面層進行加固,這一方法通常稱為夾板墻加固法,目前被普遍應用在磚墻的加固上。其是通過外加鋼筋網片和高標號水泥砂漿面層來提高墻片的抗震承載能力,從而使幼兒園在地震時不致倒塌破壞。
3、粘鋼加固
粘鋼加固法是在磚柱的四周(或磚墻的兩側)包以型鋼(或鋼板),橫向用綴板將鋼構件連接成整體。當被加固的磚砌體截面尺寸受到限制,而又需要大幅度提高承載力時,采用粘鋼加固較為合適。其主要特點是將薄鋼板用環氧樹脂之類的粘合劑直接粘貼在砌體的墻面或墻片的兩端,以此來提高墻片的抗剪承載能力和砌體墻片的整體工作能力。
4、混凝土板墻加固
混凝土板墻加固類似于鋼筋網水泥面層加固,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首先,可根據結構綜合抗震能力指數提高程度的不等,增設不同數量的混凝土板墻。板墻可設置為單面或雙面,甚至可在樓梯間部位設置封閉的板墻,形成混凝土筒。其次,采用混凝土板墻加固時,可根據業主的意圖采用“內加固”或“外加固”方案。當希望保持原有建筑風貌時,可采用“內加固”方案;當需結合抗震加固進行外立面裝修時,則可采用以“外加固”為主的方案。
5、增設抗震墻
這種加固方法一般是剛性多層磚房因墻體抗剪強度不足而采用的。新增加的抗震墻可以是磚抗震墻,也可以是鋼筋混凝土抗震墻。
6、X形鋼支撐加固
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土木工程系的LCalan。和V.Cusella通過試驗研究,提出一種比較有效的提高墻體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即在墻體的側面架設x形鋼支撐。鋼支撐的下端與基礎底板相連,上端與砌體連接,連接部位施工時必須保證其可靠性,因為連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這種受力體系的綜合性能。
7、粘貼碳纖維材料加固
碳纖維復合材料(CFRP)加固修復砌體結構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日等發達國家興起的一項新型結構加固技術。粘鋼加固法由于在粘結膠和鋼板的交接面處容易發生銹蝕,從而削弱粘結強度,影響了加固的效果。與粘鋼法相比,粘碳纖維加固法沒有界面粘結強度的削弱問題。
建筑結構抗震鑒定主要內容:
1、對幼兒園的原設計圖紙、裝修改造意圖、歷史修繕加固情況、前期的使用情況及后期的使用要求進行調查了解;
2、對幼兒園結構類型、建筑層數、地址、建造年代、朝向、裝修概況及使用用途進行現場調查;
3、對幼兒園的地基基礎、上部結構、圍護結構、建筑裝修及建筑設備進行外觀檢查、測量,對部分典型構件損壞情況(變形、開裂、沉陷、滲漏、露筋等)進行外觀檢查及拍照記錄;對損壞較嚴重、重要性構件及設計改造有特別要求的構件進行重點檢測鑒定;
4、采用裂縫測寬儀進行裂縫情況進行測量,包括其長度、寬度、深度、形狀、條數,必要時繪出裂縫分布圖;依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對其進行評定,判斷其是否超出規范允許值。
5、采用“djd2-1gc”型電子經緯儀對幼兒園部分部位豎向構件傾斜率或偏移比值進行測量,分析是否出現傾斜及不均勻沉降現象。
6、對幼兒園現有上部結構的建筑及結構布置、構件尺寸、樓板厚度、層高等情況進行現場測量,并與設計圖紙進行復核。
7、按照國家現行相關檢測標準及設計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柱、梁及板構件進行配筋情況、砼保護層厚度檢測。
8、按國家現行相關檢測標準及設計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柱、梁及板構件采用鉆芯法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
9、對多層磚混砌體結構現有幼兒園的結構體系、現有幼兒園的整體性連接構造、承重墻體的磚、砌塊和砂漿強度、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件及其連接及抗震橫墻間距和寬度等是否符合抗震規范要求進行檢測鑒定。
10、對多層框架結構現有幼兒園的結構體系、現有幼兒園的整體性連接構造、承重墻體的混凝土強度、易引起局部倒塌的部件及其連接及抗震橫墻間距和寬度等是否符合抗震規范要求進行檢測鑒定。
11、根據現場檢查、檢測結果,并依據國家現行相關規范對該幼兒園現狀結構進行承載力驗算分析及抗震驗算分析。
12、根據檢查、檢測情況和驗算結果,依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及《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 50292-1999)判定該幼兒園現狀抗震性能及結構安全性是否滿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并對不滿足抗震要求、安全使用要求及目前出現結構損壞的構件提出合理的處理建議。
幼兒園抗震對砌體結構幼兒園的破壞
在地震作用(主要是水平地震作用的影響)下,抗震措施和結構類型的不同往往是造成多層砌體結構幼兒園破壞情況不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兩種。
1、由結構或構件承載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壞當幼兒園受到水平地震的橫向影響時,水平地震作用主要通過樓蓋傳至橫墻,再傳至基礎和地基,這時震力主要由橫墻承受,當砌體抗震承載力遠遠小于地震作用所產生的震力時,墻體就會產生交叉裂縫或斜裂縫;當幼兒園受到水平地震的縱向影響時,水平地震作用主要通過樓蓋傳至縱墻,再傳至基礎和地基。如果窗間墻很窄 ,縱墻就會產生壓彎破壞;如果窗間墻很寬,縱墻將以震力破壞為主。
2、由構件間連接不牢而引起的破壞一些砌體結構的幼兒園承載力很好,構件的尺寸也不小,可往往由于連接不牢、支撐系統不完善,整體性差而導致破壞。這種現象在地震時也是常見的,如縱橫墻連接不牢以及樓板與墻體之間缺乏可靠的連接都可能造成縱墻外閃,甚至成片塌落。
砌體結構幼兒園抗震設計的要求
1、幼兒園高寬比的限制
隨著幼兒園高寬比的增大,地震作用效應將增大,由整體彎曲在墻體中產生的附加應力也將增大,幼兒園的破壞將加重。因此,砌體幼兒園總高度與總寬度的比值宜符合《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要求。
2、墻體的布置
墻體是承擔地震作用的主要構件,墻體的布置和間距對幼兒園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影響很大。因而,對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重大影響。墻體布置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確定墻體的主要承重體系結構布置應優先選用橫墻承重和縱橫墻共同承重的方案,縱橫墻的布置應均勻對稱,沿平面內宜對齊,沿豎向應上下連續,同一軸線上的窗間墻寬度宜均勻。
(2)橫墻間距。在橫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影響下,如果樓蓋有足夠的剛度,橫墻間距較密且有足夠的承載力,則縱墻承受的作用是很小的,一般不至于出現水平裂縫。
(3)墻段的局部尺寸。從表面上看,墻體的局部尺寸不當,有時僅造成局部破壞,并不影響幼兒園的整體安全,事實上,它往往降低了幼兒園總的承載能力。
3、平立面的布置和防震縫的設置
幼兒園的平、立面布置宜規則、對稱,幼兒園的質量分布和剛度變化宜均勻,樓層不宜錯層。幼兒園的防震縫可按實際需要設置。當幼兒園體型復雜不設防震縫時,應選用符合實際的結構計算模型,進行較精細的抗震分析,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當設置防震縫時,應將幼兒園分成規則的結構單元,留有足夠的寬度,使兩側的上部結構完全分開。伸縮縫、沉降縫應符合防震縫的要求。
4、幼兒園總高度和層數的限制
隨著幼兒園高度的增加,地震作用也將增大,因而,幼兒園的破壞將加重。震害調查表明,幼兒園的破壞程度隨層數的增多而加重,基于砌體材料的脆性性能和震害經驗,限制其層數和高度是主要的抗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