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廣東優科檢測是UL授權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已獲得UL1449免目擊測試實驗室授權,UL認可我司測試數據,可提供壓敏電阻、SPD、防雷器等產品UL認證、檢測和技術咨詢服務。接下來為大家介紹SPD防雷器UL1449溫度測試要求。
SPD UL1449溫度測試
36.1 總則——所有二端SPD要進行此項測試
例外:如果制造商已在38節所述的工作電壓測試過程中測試了溫度,則不必進行此項測試。
此外,所測量的溫度不應超過表36.1中規定的最大允許溫度值。
36.2 一類典型的SPD應在最大額定電壓、最大電流負載和最大頻率下測試,此類SPD不應含有這樣的溫度值:某一點的溫度可負面影響所使用的材料,或者在某些特定點的溫度高于表36.1規定的溫度值。
36.3 一般地,用熱偶合來測量線圈或繞組的溫度,除非在安裝設備時,線圈是不可接觸的,例如用化合物密封的線圈;或者,線圈的外層含有絕熱材料或2層以上的涂層,如大小為0.8mm(1/32 英寸)的棉線、包裝紙、人造纖維等類似物。對于溫度受到外部熱源影響的線圈表面上的任意一點,由熱偶合測得的溫度應該為15℃ (27°C),高于表36.1的第10、11項。如果用阻抗測溫法來測量線圈的溫度,應低于表36.1規定的溫度值。
36.4 在采用阻抗變化法時,可通過如下公式來計算出繞組的溫度變化值。
此時:
Δt 指溫度變化值,單位℃;
R2指在實驗結束時的線圈阻抗值,單位歐姆;
R1指在實驗開始時的線圈阻抗值,單位歐姆;
t1指在實驗開始時的環境溫度,單位℃;
t2指在實驗結束時的環境溫度,單位℃;
k為系數,銅導線為234.5;對于EC級鋁制電氣導線為225.0,其他規格導線的k值要測定。
36.5 必要的時候,在擊穿后盡可能快的測量短間隔內的溫度,可確定擊穿時的R值。繪制和推斷出阻抗與時間的曲線圖,可得到擊穿R值。
36.6 測量溫度直至達到熱平衡為止。 如果在三個連續等間隔的時間內,三次連續的測量值讀數無變化,則可認為已達到熱平衡。取以下時間的較大者為間隔時間:
a) 5 分鐘;
b) 在首次間隔開始之前的總測量時間的10%。
36.7 表 36.1規定的溫度值,假定環境溫度低于 25℃(77°F)。當環境溫度范圍為0–40℃(50–104°F),且被觀察的溫度修正到室溫25℃(77°F)時,方可進行測試。
36.8 專門使用在環境溫度持續為40℃(104°F)或更高溫度下的設備,必須在高于此環境溫度下測試該設備,且其最大允許溫度不應超過表36.1規定的值,參見64.8。
36.9 如果各方面許可,則36.7節提到的設備,在環境溫度為10–40℃(50–104°F)范圍內并修正到設備要安裝的場合環境溫度,才可進行測試。 例如,設備的環境溫度是50℃(122°F),在25℃(77°F)進行測試,為了確定該設備的元器件和材料的最大允許溫度,要對表36.1的值減去25℃(77°F)。
36.10 無論何時,必須要用熱偶合法測量溫度的時候,要使用由30 AWG (0.05 mm2)鐵和康銅絲組成的熱電偶,以及電位差型的儀表。
36.11 熱偶合和相關的測試儀器必須精確,并跟進良好的實驗經驗進行校準。熱電偶的線應符合,ANSI/ISA MC96.1(熱電偶最初校準公差)的表”熱電偶法溫度測量”。
36.12 熱電偶接頭和調節熱電偶的導線應安全可靠地貼于被測材料的熱接觸表面,熱接觸應使熱電偶在合適的地方搭線并粘住。然而,如果是金屬表面,熱電偶應需加固或焊接在金屬上。
36.13 為了較為方便的測試有外殼防護的SPD,熱電偶要先接觸線圈和電容,再接觸陶瓷材料,然后通過外殼上的小孔。
36.14 使用帶實心刀片的標配連接插頭,可以測量到插頭接觸片的溫度。熱電偶應貼到公插頭片,且應盡可能近的接觸插頭表面;如果安裝熱電偶時,易于觸及導線端子,熱電偶還應貼到導線端。
以上就是關于SPD防雷器UL1449溫度測試要求的介紹,如果您有SPD、防雷器、浪涌保護器需要辦理UL認證、檢測,歡迎聯系廣東優科檢測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