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試驗咨詢:李工 138-8840060;020-66837067
郵箱:lisz@grgtest.com (CNAS資質、車廠認可)
倒車攝像頭就是一種將攝像頭安裝在車尾使用的汽車攝像頭。與車內安裝的顯示屏共同組合成一套完整的倒車影像系統,倒車時可以看到車后實時視頻的圖像。
倒車攝像頭電磁兼容EMC檢測必要性:隨著汽車電氣設備數量和種類的不斷增加,工作頻率的不斷提高,汽車內的電磁環境日益復雜。同時,汽車上的電子設備和器件,特別是半導體邏輯器件對電磁干擾十分敏感,經常發生汽車內部電子設備相互干擾的情況。當電磁干擾發生時,輕則導致受干擾的敏感電子設備功能發生降級,重則導致其功能失效,給汽車的安全行駛造成嚴重影響。
國內現行的汽車車載電子電磁兼容EMC標準有:
GB14023—2011《車輛、船和內燃機 無線電騷擾特性 用于保護車外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等效于CISPR 12:2009)
GB18655—2002《用于保護車載接受機的無線電騷擾特性的限值和測量方法》(等效于CISPR 25:1995)
GB/T 18655-2010《車輛、船和內燃機 無線電騷擾特性 用于保護車載接收機的限值和測量方法》(等效于CISPR 25:2008)
GB/T 17619《機動車電器電子組件的電磁輻射抗擾性限值和測量方法》(等效于95/94/EC—95附件IX)。
GB/T 18387—2008《電動車輛的電磁場輻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寬帶,頻率9kHz~30MHz》(等效于SAE J551-5 JAN2004)
GB/T 19951-2005《道路車輛-靜電放電的電騷擾試驗方法》(等效于ISO 10605:2001)
GB/T 21437.2-2008《道路車輛 由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 第2部分:沿電源線的電瞬態傳導》(等效于ISO 7637—2:2004)
GB/T 21437.1-2008《道路車輛 由傳導和耦合引起的電騷擾 第1部分: 定義和一般描述》(等效于ISO 7637-1:2002)。
汽車倒車攝像頭電磁兼容EMC檢測項目:
Conducted Emissions (20Hz-108MHz)(傳導騷擾);
Radiated Emissions (20Hz-40GHz)(Chamber);
Measurement of magnetic field radiated emissions (20Hz-250kHz)(低頻磁場騷擾測試);
BCI (10kHz-1GHz)(電流注入時的抗擾度);
RI/RS ALSE (電波暗室法輻射抗擾度);
Immunity to Electrical transient conduction (瞬態抗擾度 ISO7637);
Immunity to audio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 (20Hz-250kHz)(低頻磁場抗擾度);
Resistance to impulsive transient (瞬態噪音抗擾度測試,高周波,低周波實驗);
ESD (30kV)(靜電放電);
Resistance to handy transmitters (手持發射設備輻射抗擾度);
Power Supply Interruptions Batttery Voltage Dropout (電源間斷跌落實驗);
Discontinuities in supply voltage (電源微斷路的穩定性);
Ground Offset( 接地偏移);
Power Offset(電源偏移);
汽車電子設備電磁兼容EMC檢測對象:
多功能車載娛樂系統、GPS導航系統、車載冰箱、車充、車載逆變器、車載功放、倒車后視系統、倒車雷達、倒車攝像頭、汽車防盜系統、汽車胎壓監測系統驅動馬達、HID鎮流燈、ABS系統、ECU控制器。
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GRGT)定位行業高端,引領行業先鋒,歷經近50年的發展,目前成為一家技術精湛、服務精心、管理精細的國內一流的計量檢測專業機構。
電磁兼容檢測中心通過了國家實驗室(CNAS),國防實驗室(DILAC)和總裝實驗室認可,并通過中國計量認證(CMA),同時滿足軍標準和民用標準的測試要求,可為汽車電子類、信息類、家電類、車載產品、機載產品、船載產品、無線電及電信終端設備,工業設備、機械及軍工產品,提供EMC設計、EMC測試及預測試、EMC整改及解決方案,并針對測試中未能滿足標準要求的產品提供整改咨詢服務。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造與錘煉,在重點行業或領域形成了綜合測試能力,尤其在汽車電子,無線電子,軍工,機載,船載等產品的電磁兼容測試等方面具有優勢。
我們還提供電子電器產品在設計開發階段的電磁兼容設計咨詢服務,主要包含電磁兼容研發設計與風險評估兩大服務板塊。
研發設計:我們從產品整體架構、PCB設計規范、產品結構設計、空間與布局、軟件與控制技術、材料與封裝工藝等基礎上,充分融入我們的電磁兼容技術解決方案,對現有的設計方案進行減化和優化,減化高成本和高風險設計,優化產品性能和電磁兼容性能,最大限度地縮短后期的調試工作,達到成本和性能的雙贏,最大程度地保證產品一次試產,一次通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