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隨著《企業固定資產報廢處置稅務抵扣管理辦法》的出臺,固定資產報廢領域迎來了重大的變革。作為第三方鑒定機構,蘇州聯正測試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有責任幫助廣大的企業主們解讀政策、規避風險。新規強調了固定資產報廢不單單是企業內部的流程,更需要通過第三方鑒定來實現“合規定價”。這邊將結合國內政策的變化與實操的流程,來剖析第三方鑒定機構如何為企業固定資產報廢保駕護航。
政策層面:核心變化與新舊對比
2025年新政強化了第三方資產鑒定的性和獨立性。舊規中企業計提固定資產報廢損失只需通過內部評估就可以計提了。但新規中要求必須出具第三方殘值報告,才能在抵扣時獲得認可。這說明了企業不能僅依賴企業內部的自行估算,要不然會面臨抵扣無效和罰款的風險可能。第三方鑒定機構得靠科學方法,評估資產殘余價值(如設備殘值、土地補償),才能確保報告的客觀和公正。
另一個差異是新規新增加了碳中和追溯條款。舊規中對于環保要求比較寬松,而新規中強制增加了企業追溯資產報廢的碳足跡。舉個例子,在處置老舊廠房時,得核算拆除、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來證明已通過綠色處理抵消的影響。如果不達標,企業可能會喪失環保的補貼或者面臨行政處罰的風險。這些風險促使第三方資產評估機構引入碳審計的工具,為企業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
根據新舊法規的對比,可以看出新規不僅將合規的門檻不斷提升了,還為推動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流程拆解:關鍵環節與實操要點
第三方鑒定機構在固定資產報廢流程中,要重點關注高風險的環節,確保每一個步驟都得合規。整體的流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申請、鑒定、報告,其中鑒定環節至關重要。
對于房屋建筑類資產,新規要求強制進行結構安全的檢測。第三方資產評估機構需要參照《危房鑒定標準》的要求,對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抗震等級等指標進行評估。例如高危廠房沒有通過檢測,不能直接報廢,需要先對廠房進行加固或拆除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檢測報告需要詳細記錄裂縫、腐蝕等危險,并提供切實可行的處理建議。
車輛類資產報廢要遵循《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第8條的處置,報廢車輛需滿足以下條件:排放超標、里程超限或重大事故損傷等。第三方資產評估機構需要查驗行駛記錄、碰撞數據,并對尾氣現場進行檢測。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車輛,企業將無法獲得殘值認證,還可能會承擔非法處置的責任。
整個流程強調協作:企業提交資產資料后,第三方機構需要進行現場勘查、取樣分析,Z終生成殘值的報告。報告要涵蓋資產狀況、估值依據及環保合規等證明,從而為企業抵扣稅務提供鐵證。